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新闻公告

国际关系学院接收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实施细则

时间: 2018-09-18     浏览次数: 

国际关系学院

接收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实施细则

 

根据《四川外国语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关于做好接收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机构

学院成立推免生接收工作领导小组,由主持工作副院长任组长,负责学科建设和学生工作的分管领导任组员,共同负责本单位推免生接收工作。

二、接收专业和计划

接收专业:比较制度学

计划人数:不超过5人。如本年度接收推免生计划数产生剩余,将转为本年度比较制度学统考招生计划。

奖励计划:推免生原则上均享受新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八千元,并获得学校推免生专项学业资助一万元。

三、申请条件

1. 申请人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有理想,有抱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有创新意识。

2. 申请人必须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3.申请人本科专业一般为外交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等专业,也热忱欢迎其他专业推免生跨专业报考。

4. 各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良好,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要求。

四、申请及考核程序

1.根据学校安排,国际关系学院推免工作均实行网上操作,即申请人获得推免资格后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按照要求进行网上报名,查询四川外国语大学招收推免生章程和专业目录(国际关系学院代码:012,专业代码及名称:0502Z1比较制度学),复试通知发放和待录取通知发送等也均在推免服务系统上进行,请务必及时登陆该网站。

2.我院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通过研招网对其发放复试通知。

3. 收到复试通知的申请人,应在24小时内确认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并于规定的时间参加复试,复试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2)加盖所在院校教务处公章的本人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原件;

3)国家级外语考试成绩证明复印件;

4)对申请有参考价值的其他材料,如本科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得荣誉证书等。

五、复试内容和形式

1. 专业笔试。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专业综合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时间为2小时。

2. 综合面试。考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以随机提问的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每位考生综合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六、报到和复试时间

1. 报到时间。报考我院的推免生须持相关材料于10月19日上午8:30-11:30,下午3:00-5:00到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行政办公楼B505)报到。注:申请人在参加复试报到前登录四川外国语大学缴费注册系统(网址:http://pay.sisu.edu.cn/p/)缴纳复试费100元。

2. 复试时间及地点。

1) 专业笔试:

时间: 10月20日(星期六)上午8:30-10:30

地点:国际关系学院会议室(行政办公楼B507)

2) 综合面试:

时间: 10月20日(星期六)下午3:00-5:00

地点:国际关系学院会议室(行政办公楼B507)

七、接收程序

复试结束之后,我院推免生接收工作领导小组将对推免生复试录取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并将审核情况提交我校研究生院。复试合格者,我校将通过研招网对其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应在24小时内登陆研招网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凡接受待录取的考生将上报我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并确定拟录取名单,最终录取名单将在我校网站和研招网公示。

八、其他事项

1. 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我校不予录取;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

2.我校确定接收的推免生,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毕业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3. 申请人在本科就读期间应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处罚、处分记录等。

4. 已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葛老师

联系电话:023-65380881

网址:http://sir.sisu.edu.cn/

 

 

 

 

国际关系学院

二○一八年九月十八日

 

  • 023-65385619

  • sisusir@163.com

  •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1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智能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