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新闻公告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关系学院实践周活动之区域国别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 2025-11-18     浏览次数: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关系学院实践周活动之

区域国别学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4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2024级区域国别班承办的四川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于歌乐楼A204实验室顺利举行。此次论坛获得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纵横学社的鼎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郁,思想交流热烈。

论坛在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宋国华教授的开幕致辞中正式启幕。宋院长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全球秩序正经历着结构性的转型。作为国际关系与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学子,理解这一转型的动力、张力与可能性,正是学科肩负的使命。他勉励同学们拓宽全球视野,“站在月球上看地球”;把握时代机遇,“走出去便是蓝海”,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需求,抓住“十五五”规划带来的新契机,在伟大时代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

在主题发言环节,四位研究生同学围绕论坛主题,从不同地域和议题入手,展现出扎实的研究功底与敏锐的问题意识:黄梦露同学以斯里兰卡与中国的互联互通项目为例,剖析了全球变局下小国外交的路径选择,提出“战略自主与风险平衡”分析框架,引发了对“一带一路”项目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思考。李允兮同学聚焦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系统梳理了该项目在金融、航空、物流、信息四大维度的实践路径与协同效应,为“一带一路”沿线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益借鉴。罗梓丹同学以意大利对“一带一路”倡议从签署到退出的立场转变为案例,探讨了国内政治博弈与国际战略压力的双重驱动因素,揭示了中等强国外交决策的复杂性与动态变化性。张冬雪同学着眼于非洲安全治理,以非盟安全架构为背景,分析了临时性安全倡议的制度化可能性与局限性,为理解国际安全合作的机制创新提供了全新视角。

每位同学发言结束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周思邑、王然老师分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老师们在肯定选题价值与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从理论建构、分析逻辑、资料运用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助力同学们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

在自由提问环节,现场同学积极踊跃,就案例选择、理论适用、政策启示等问题与发言同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展现出良好的学术互动与思辨氛围。

论坛最后,宋国华院长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赞扬了本次论坛的组织成效和同学们的学术表现,强调研究生应注重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论证逻辑的深化以及研究的有机完整性,鼓励大家在真实的学术实践中锻炼能力、拓宽视野。

本次论坛不仅是区域国别研究方向研究生的一次学术历练,更是川外国际关系学院推动教学创新、强化学科建设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与地缘格局重塑的当下,川外学子正凭借扎实的学术训练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积极回应时代命题,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青年智慧。



论坛现场

 

图、文:国际关系学院 李博文

                       初审:陈丽娅

                       复审:周思邑

                       终审:马驭骅

 

 

  • 023-65385619

  • sisusir@163.com

  •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1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智能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