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时期下我国外语人才的胜任力构建思考”讲座
2020年11月3日下午4:30在西区歌乐楼B报告厅,国际关系学院杨金龙老师为2018级英语专业全体学生开展了一场题为《新时期下我国外语人才的胜任力构建思考》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孔傲翀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孔傲翀老师首先对杨金龙老师在实践周举办此次讲座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此次讲座对大三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金龙老师
首先,杨老师谈到了英语专业的现状:英语专业被很多人当作“红灯”专业,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英语专业的意义所在,认为英语只是一个工具。接下来,杨老师介绍了“工具理性的概念”。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全球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与功利主义风靡的背景下,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工具理性”的概念。然后指出,在我国,近现代大学自产生之日起便附有较明显的工具理性价值取向。而在二十一世纪,随着新能源、新科技的进一步成熟,工具理性“以用为本”的价值取向不仅促进了理工类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人文学科、尤其是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也极具影响力。
紧接着,杨老师讲到了外交人才的时代使命与胜任力。杨老师提到,为迎合新形势,我国的外语专业人才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不仅要充当“语言传递者”的角色,更肩负着国家文化与话语“软件”建设、塑造我国良好形象、提升我国国际话语能力的“语言与文化传播者”新身份。
接下来,杨老师讲到了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问题,并指出了新文科指导下的多学科融合性,如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政治、语言与计算机、语言与传播、语言与教育、语言与心理的融合。最后,杨老师为同学们提出建议:平衡心态,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杨金龙老师
讲座结束后,孔傲翀老师对杨金龙老师的讲座做了精彩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外语专业人才的重要性。现场同学也积极地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提问,杨老师也对大家的问题做出了细致的解答。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