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关系学院实践周活动之
“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暨交流会”顺利开展
2025年11月5日晚,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科研热情,提升其学术与实践能力,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劳动实践周之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暨交流会”。活动由陈丽娅老师主持,周思邑副院长出席交流会。2022级国际政治专业石沁昀、2023级国际政治专业郭津毓同学进行了经验分享,2025级政治学类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交流会。活动旨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学习与实践,引导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素养,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交流会伊始,陈丽娅老师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指导的大创项目、“三创”项目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项目的经历,着重强调了在做创新创业项目时的三个关键因素:意愿为前提,态度最关键,能力很重要。随后,陈丽娅老师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全流程进行了系统讲解,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申报要求、选题思路、申报书撰写、中期检查及结项流程等内容,并就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问进行了耐心解答。

陈丽娅老师介绍“双创”比赛
随后,2022级、2023级国际政治专业石沁昀、郭津毓两位同学,结合自身参与大创项目的经历,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她们从项目选题、团队组建、申报书的写作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经验分享,指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位同学还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科研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

郭津毓同学分享“双创”经验
最后,周思邑副院长对本次交流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创新创业不仅是科研能力的锻炼,更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为人处世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全流程推进,从申报、建设到结项环节,始终给予充分指导与支持。最后,她勉励同学们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要全身心投入,把“心动”化为“行动”,积极投身科研与实践,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周思邑副院长总结
本次交流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对创新创业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
图、文:国际关系学院 石沁昀
初审:陈丽娅
复审:周思邑
终审:马驭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