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 交叉融合 ——国关院成功举办2021-2022学年第1学期实践周系列活动
为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2021年11月1日至5日,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了2021-2022学年第1学期实践周系列活动。本次实践周是国关院统筹推进的第十届“外交外事”实践周系列,同时也是在新文科建设理念引领下开展的第一次实践周活动。本次实践周围绕“新时代、新理念、新融合”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尽管出现了疫情,但仍然成功举办了线上线下共13场活动。在“创新发展、交叉融合”的新文科理念指导下,我院实践周活动具有以下两个突出亮点:
第一,夯实专业基础,提供实践平台。2021年11月1日中午12点半,“祖国在我身后”领事保护情景剧宣讲会在东区培英楼放映厅顺利举办。本次宣讲会由周思邑老师、陈丽娅老师主持,来自2019级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的赵拓同学和冯晓韬同学进行分享,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2021级全体同学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周思邑老师对我院领事保护情景剧活动进行了回顾。作为学校新文科建设的实践探索活动、学院“外交风采季”系列活动的一部分,“祖国在我身后”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从2017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周老师回顾了四届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中来个多个院系多个语种多种专业的同学带来的精彩瞬间,指出领事保护情景剧是我院结合《领事与侨务》课程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民生”的情景剧大力普及领保知识,反映新时代,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陈丽娅老师随后发言,肯定了历届领事保护情景剧的成果,并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通过大赛拓展综合素质。
随后,2021年在外交部领事司指导、北京市外办等部门举办的情景剧大赛获得二等奖的小组代表赵拓同学与冯晓韬同学进行了分享。二人结合参加2021年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的经历,从“想、写、排、演”四个方面对与会同学进行了全面的分享。二人分别从编剧、演员、导演的不同层面,呈现了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国组班剧组参与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的心路历程及实践体验。同时,他们结合在国家话剧院的比赛现场视频,复盘了参与本次大赛的不足,对在未来有志于参加大赛的同学提出了期待。
领事保护情景剧宣讲会 全体合影
2021年11月1日下午16时,国关院国别与区域研究论文大赛宣讲会在西区歌乐楼A2-1顺利举行。此次会议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经验分享,第二部分为嘉宾发言,第三部分为全体动员。此次宣讲会不仅向在场的同学分享了往年国别与区域研究论文大赛的经验与成果,而且简要介绍了参与论文写作比赛及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的价值。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有助于丰富同学们对相关国家的细节认知和全面认识。此次开幕式暨宣讲会使在场的同学获益良多,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赛热情,同学们也对参与到国别与区域研究论文大赛中充满了期待。
为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21年11月2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在歌乐楼A2-1模拟联合国实验室举办了“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暨交流会”,陈丽娅老师主持该活动。周思邑老师、陈丽娅老师及2018级外交学专业李婧同学、2019级外交学专业吴诗蕊同学为到场的2021级全体大一新生介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及其他科研项目的经验。
会议伊始,陈丽娅老师即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指导的大创项目、互联网+项目和三创项目的经历,着重强调了在做创新创业项目时的三个关键因素:意愿为前提,态度最关键,能力很重要。
周思邑老师也以自己指导的项目为例,非常精练地概括了学生在参与大创等科研活动中要把握的核心要义:立意高远、探索创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此外,她还详细介绍了项目从申请到结项的详细流程。
2018级、2019级外交学专业李婧、吴诗蕊两位同学,则结合了各自在创新创业中的经历,分享了他们创新创业的酸甜苦辣,并强调了在做不同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19级外交学专业吴诗蕊同学分享大创经历
2018级外交学专业李婧同学介绍“互联网+”大赛经验
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暨交流会 全体合影
除以上活动外,本次实践周国关院还举办了“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学术交流会”、“联合国议题竞赛(决赛)”等实践活动,这些专业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活动和赛事给同学们提供了极佳的锻炼机会,使得参加者在“专业+实践”的赛事中收获满满。
第二、线上线下,不断创新。此次实践周尽管因疫情的影响,有的活动未能开展,但是经过多年探索与积累,我院形成的宏观上由基础类、综合类和创新类3大类组成,具体活动形式涵盖竞赛型、模拟型、讲座型、学术型、联欢型、论坛型等八种形态的实践教学格局仍然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国关院本次教学实践周活动围绕“新时代、新理念、新融合”这一主题,共举办了13场活动,因应新情况,灵活地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保障了相关活动的有序开展,也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2021年11月1日上午,北京知见知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鹏先生应邀为国际关系学院学生进行了一场题为“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的讲座。讲座由宋莉涛老师主持、王然老师参与,2019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首先,张利鹏先生介绍了品牌的概念,他认为品牌就是满足各类目标的一个聚焦点;在介绍品牌价值的过程中,张先生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并展示了中国品牌排行榜。接着,张先生介绍了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品牌价值和品牌的主题和定位息息相关。最后,他介绍了如何建立一个品牌,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品牌战略和定位;2.品牌的语词识别;3.视觉设计。
在讲座的最后,张先生为同学们介绍了新媒体的形态,以及现在的媒体环境。他鼓励同学们利用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做一些属于自己的创意设计或者视频产品,现在的新媒体环境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创业平台。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于品牌传播有了深入的认识,对于新媒体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的新机遇有了基本的把握。作为自主创业的成功范例,张利鹏先生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也使得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张利鹏先生讲座现场
2021年11月4日14:30分,国际关系学院的李靖老师给2021级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的同学做了一场题为“文物中的“对外交往”——一项基于考古学的考察”的讲座。此次讲座以线上的方式进行,学校其他院系的多位师生也积极参加了该讲座。
讲座伊始,李靖老师从近年来一些大热的影视剧出发,给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同时分析了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李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大量的青铜器图片,并对几种常见的青铜器做出了解读,并以此来作为该次讲座的导言部分。
随后,李老师介绍了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以及考古地层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带领大家逐步深入,介绍了中国古代丧葬的基本理念和特征,将此次讲座的关注点落脚于墓葬壁画和墓志。李老师在讲座中指出,由于墓葬壁画反映了时人的基本生死观,同时墓葬壁画的保存相较于墓葬中的其它器物较为完整,因而对于我们利用墓葬资料来解读中国古代历史有着较大的帮助。
此次讲座主要关注唐代的墓葬壁画和墓志。首先,李老师带领大家释读了多幅唐代墓葬壁画,他指出,墓葬壁画当中所展示的诸多场景与特征都反映了唐王朝是一个民族融合与汇聚的时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地区的交往相当紧密并且相互影响。与此同时,李老师还带领大家释读了一些墓志,李老师指出,墓志的作用不仅可以修正史料的错漏,还可以补充史料的不足,从墓志当中,亦可反映出唐王朝交汇与融合的特点。
作为结语,李老师指出,通过今次讲座,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与周边地区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对于我们理解今天乃至今后的国际关系现象,分析国际政治事件,都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
李靖老师的线上学术讲座
2021年11月5日上午10点,国际关系学院2021-2022第一学期师生座谈会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周思邑老师主持,吴兵副院长、姬喻波老师、张国玺老师、王亮老师和来自2018-2021级的学生代表参与了座谈会。
首先,周思邑老师介绍了出席座谈会的各位老师,欢迎了各位同学。来自2019级、2020级和2021级的同学代表从课程学习、社团活动、情绪管理和学习规划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享,随后2018级的同学代表从论文写作、赛事参与、社团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和补充分享。在交流过程中,许多同学道出了一些同学普遍存在的困惑,得到了老师们和学姐们的及时回答,交流过程热烈,坦诚高效。
最后,吴兵副院长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学院已通过培养方案修订和实践周活动等形式考虑了同学的专业和实践需求,将进一步思考同学们提出的诉求、完善相应活动,也提出了一些期待:大学学习不是被动学习,要调整方式、积极主动学习,希望大家积极融入大学生活。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座谈会有所启发,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持续努力!
吴兵副院长发言
线上师生座谈会
综上,在本次实践周中国际关系学院安排了形式灵活多样的专业和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践行了新文科建设理念,是一次成功的专业教学实践。
国际关系学院
2021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