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年度报告编写提纲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工作
政治学类专业(包含外交学、国际政治两个专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政治和科学素养,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扎实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适应对外开放,能够沟通世界,并参与国际竞争,能在外交外事部门、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部门机构从事涉外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政治学专门人才。
政治学学科全面贯彻“国际问题导向,语言能力并重”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和我校传统语言优势,依托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匈牙利语、波兰语等语种,在比较政治、国际政治、国别区域研究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学科研团队。
“国际问题导向”以政治学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培养“国际视野、中国情怀、人文内涵”三个方面,搭建外交外事实验实践平台,开展多样化实验教学活动,通过“课程实验+项目实验+赛事实验+专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过硬的国际实务技能,践行“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夯实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外事工作人才。
“语言能力并重”通过政治学科和外语学科的机制化交叉融合,在学生掌握政治学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提高学生从事涉外事务的外语综合能力,使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学生具有从事外交外事工作、跨文化沟通工作和国际公关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运用所学外语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涉外工作,形成国际化、复合型的专业特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协同推进外交学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深化探索“专业+外语”模式,培养政治觉悟高、专业知识扎实、外语水平突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外交外事人才。
本科教育特色鲜明。实施小班制教学,学业导师制。在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借助实践类课程着力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教学注重前沿性问题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结合国际热点问题,将专业前沿问题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外交学专业在扎实的理论学习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开展外交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服务国家和重庆外交外事事务,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人才培养成效
从跨专业融合的角度打造我院外交外事核心课程体系,通过多元交流,互通有无,互动共赢的方式,改造三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和课程构架,形成了“三一制”课程体系,即三分之一课程用于夯实各自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基础,三分之一课程用于搭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三分之一课程用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三一制”课程体系拓宽了三个专业的课程构架,凸显了课程设置“厚基础,强实践,多元知识结构”的主导思想。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座谈和教学评价中,学生均非常认可授课效果。每年均有教师评教进入全校前20%,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本科评估校内评审环节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近几年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就业前景良好,考入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达到30%以上,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部分学生进入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安全部等国家机关从事涉外工作,或进入外贸、外企、海关、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涉外工作。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2022年中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 95% ,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比95% 以上。所有专职教师均为中级以上职称,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9%,专职教师平均年龄40岁以下,是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
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政治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国家质量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增加了实验实践课程比例,加强了课程资源建设,建成更多面向国家战略、面向地方需求、具有专业融合性、符合社会需要的特色课程。学院与外交部、中联部、重庆市外事机构、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跨国企业等相关机构建立联系,邀请国际组织和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走进课堂,开展讲座交流等多层级的学术活动,拓宽师生视野,跟踪时代前沿,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外交学专业高度重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相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利用新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交互式等教学方式,把现实课堂和慕课、网络课堂结合起来,设置科学的课程评估标准,改变单一卷面评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过程管理和自我评估,共促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建设研究。2022年《领事与侨务》课程与《外交外事礼仪》课程获批重庆市级一流课程。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中心教师先后成功申报市级和校级教改项目4项,并发表了以教改为主题的学术论文2篇。
教改项目和论文促进了相关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深化与创新。除了传授的课堂授课教学方法和已经成熟的模拟教学方法外,在疫情期间所有教师均熟练掌握了网络授课方法技巧,教学效果得到学生一致认可。一门课程获批为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门课程被评为2022年校级一流课程。大力推进和探索实验实训。除了每个学期固定的实践周外,每门课均设置20%的实验课时。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中心教师成功申请省部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2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篇,其中SSCI论文1篇。出版专著或编著6部。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外交外事实验中心建有标准化的官方网站,并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页设计了链接入口,还与我校其他开放实验室的相关网络资源实现了互通和基础数据共享,其目的乃是有效整合各实验室相关有用信息资源,实时发布实验教学相关信息,不断丰富和完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开放、共享、激励、创新的科学运行机制。
本着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科研以及管理之工作效率的理念,本中心安排了专人于信息平台之上负责日常网络运营,使教师和学生可以便捷的登陆该平台,建构起师生互动的实验教学交流机制。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中心实验教学场地、人员、仪器设备、经费、教学人员等由中心根据实验教学与建设需要统一调配、合理配置,以有利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管理。
首先,中心利用优良的设备环境条件和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开展对外发展研究的同时还进行涉外高端人才的实验教学,如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教学活动。
其次,实验中心还对学生在对外发展研究和涉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科研立项及各类相关竞赛活动全面开放,并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条件和实验指导。由中心培育的学生项目获批学校、重庆市以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奖项。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中心负责完成学校、学院两级在对外发展和涉外人才培养方面的科研任务,承担其他院系相关课程、全校公选课、辅修专业课的教学。目前承担学院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的特色活动。
中心还面向社会为校外需要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士开课,以及培训其他高校的进修教师;在不影响实验课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本中心仪器设备还对校内、校外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实验中心利用自己的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时加强与所在区域省级外事中心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水平,培养综合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2022年2月18日,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图书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第一次联席工作会议在重庆图书馆召开。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绍邦、副院长宋国华、学科办公室主任席桂桂及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副馆长王宁远及专题文献中心主任曾婧、采访编目中心主任宋微等出席会议。2019年,国际关系学院、重庆图书馆以“重庆图书馆实习实践基地”成功申报四川外国语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示范项目。2020年,示范项目顺利结题验收。2021年,双方再次合作,成功申报公共管理专业“2021年度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本次会议是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第一次联席工作会议,目的是双方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明确合作方向和目标,厘清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工作重点。参会人员分别阐发了观点和建议。
(二)为推动中心进一步服务地方发展、促进校地合作,2022年3月15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宋国华、学科办公室主任席桂桂、学科秘书李竹赴重庆史迪威研究中心调研交流。
此行调研得到史迪威研究中心主任陶燕、副主任刘郑、综合部部长杨罕亭的热情接访。调研会上,陶燕主任介绍了史迪威研究中心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研究中心已获准设立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但目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希望借助高校力量取得进展。
此次调研对史迪威研究中心具体项目建设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更好的实现校地合作、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2022年3月29日,中心与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举行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交流会。中科浩博高校创新合作部项目主管董建武、高校创新合作部项目专员常迪、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宋国华、合作办公室主任张国玺、国际部秘书王丹丹出席本次会议。
双方围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合作进展、成就、挑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尤其就我院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后端输出以及拓展双方在国别区域研究等领域的合作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常迪详细介绍了中科浩博2022年项目实施方案,表示将在今后的合作中更加深入、贴合地为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而努力,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参与项目并从中受益。最后,宋国华总结发言,建议双方在现有合作成绩的基础上,结合新文科建设大背景,探索开展新的校企合作项目。
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交流会的顺利召开增进了我院与中科浩博的机制化联系,有利于推动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四)2022年4月8日,我院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举办国际化特色学院建设线上交流会,埃塞克斯大学国际合作官匡舟、中国区区域高级经理杨美芹,国际关系学院合作办公室主任张国玺,国际部秘书王丹丹参加交流。
双方围绕深化与拓展川外-埃塞克斯“3+1”本硕连读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匡舟表示埃塞克斯将在加强与“3+1”项目学生交流的同时,保证他们在埃塞克斯大学获得良好的学习生活体验。她表示埃塞克斯希望从多方位拓展双方合作,并欢迎我校教师和更多同学到埃塞克斯大学交流和学习,巩固深化双方合作关系。张国玺向埃塞克斯大学介绍了“3+1”项目的现状以及川外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与新文科建设的相关情况,提出希望两校在深化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交流模式,尤其希望并欢迎埃塞克斯大学师生到川外交流和学习。张国玺向埃塞克斯大学详细介绍了国际关系学院在响应学校国际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建设全英专业,为招收留学生所做的准备。匡舟对此表示赞同,并提出双方下一步应充分利用埃塞克斯大学的“Essex Abroad”项目拓展留学生层面的合作模式,并以此推动双方师生常态化、机制化的交流互动。
此次交流会的顺利举行,拓展了学院国际化特色建设的新思路,推动了我院与埃塞克斯大学的交流互信,有利于双方深化合作。
(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决策部署,加强校地合作,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要求,我校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拓展校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2022年4月21日下午,王仁强副校长带队,国际关系学党总支书记高绍邦、副院长宋国华以及教师代表一同前往,走访调研了重庆图书馆,王仁强副校长还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图书馆公共管理硕士联合培养基地揭牌。
(六)新华社报道我校成功举办2022年第三届西南高校模拟联合国大会,链接如下: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0851079?channel=weixin。2022年第三届西南高校模拟联合国大会(2022SWIMUNC)于6月2日至5日在重庆举办,本次大会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重庆图书馆合作举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重庆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承办,四川外国语大学联合国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协办。
2022年6月2日上午,本届模联大会开幕式在重庆图书馆举行,外交部国际司前大使张越(线上参会)、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秦定波、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文教处陈兵等嘉宾出席此次会议。本次大会开幕式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致欢迎辞,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的部分同学全程参与了本次大会。
本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围绕“和平世界,青年使命”这一主题,吸引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重庆等地的22所高校100余名代表参会。
(七)2022年7月2日,第二期“重庆陆海联动发展新趋势暨资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成功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卢波为本次培训会致辞,重庆市委外办秘书处处长冯仁勇、沙坪坝区商务委副主任邱勇、重庆图书馆副馆长王宁远受邀为学院师生作专题报告,其他参会嘉宾与师生进行了积极互动。培训会由宋国华、龙兴春联袂主持。
吴兵对本次培训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培训会交流充分,打开了资政能力提升的全新视角,能够更加直观、精准地对接政府和社会需求,提高了学院师生科研创新与资政献策的契合度。这是一场信息和思想的交流会,汇集了政府、社会、高校的人才和资源,我们在交流中找到了合作的机会,对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资政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中心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力争在下一年度推出更多体现国际关系学院学科融合特色的精品实验教学课程和典型独立实践活动。
实验室有些设备已经陈旧老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设备故障。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学校在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把加强实验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养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把我校实验室建成学科布局合理、实验教学体系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的实验教学平台的总体目标。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实验室建设小组,制订落实了相关配套政策,由教务处牵头,教育技术中心协助,从学生实践成绩、实践课程与管理办法、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实践技能培训、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职责、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经费管理与使用、实验室开放等方面规定了具体的管理和实施办法,印发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关于加强实验教学的规定》、《四川外国语大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四川外国语大学实验室管理办法》、《四川外国语大学实验教学工作条例》、《四川外国语大学实验室设置(调整)和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促进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环节组织与监控、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加上学校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很好的保证了相关政策的配套落实。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文中内容与后面示范中心数据相对应,必须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等词。
2.文中介绍的成果必须有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的署名,且署名本校名称。
3.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据实调整,不设附件,请做好相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
第二部分 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 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
外交外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外国语大学) |
|||||||
所在学校名称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
主管部门名称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
||||||||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
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歌乐楼二楼 |
邮政编码 |